微信扫码,关注“企微云”公众号完成申请
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
我要投稿
“是人,而不是机器”,这种价值选择决定了企业微信的气质——尽管是一款ToB的工具,却融合了ToC的基因。
“企业是一个‘人的网络’,这个网络同时连接在整个社会网络当中。而企业微信就是这样的一个数字化工具,它是可被企业管理的一张专属网络;它与微信互通,既是微信向企业端的延伸,也是企业与社会网络的结合。”黄铁鸣描述他对企业微信的理解。
企业微信既可以是人和人之间的一条“路”,也可以是人和系统、系统和系统之间多点连接的一个立体化、数字化“空间”。立足独一无二的ToC优势,去做ToB的加法,以打破时空线性限制的新连接,创造新价值。
信息中枢:
“人的连接”与“管理复杂性”
企业是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实现商业价值的一种组织。企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什么?是人,而不是机器。人是怎么组织起来的?通过对话达成共识,通过共识驱动价值创造。结论是,对话是组织工作的基础。
曾经有人将信息比喻为大马哈鱼,只要把组织建设成为“完美的溪流”,信息(大马哈鱼)将流向它该去的地方,比如逆流而上,游到可以产卵的地方。
“如果我们做一款工作当中的对话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更高效,就能以‘连接力’加速共识效率,提升组织效能。”黄铁鸣说。企业微信的目的正是保证“大马哈鱼”的溪流清澈,组织中的信息可以顺畅流动,无损穿越。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原文链接
阅读全文内容,请点击:
文章来源:尹晓琳 中欧商业评论 2021-04-30
后来,我们与陈老师的研究中,也讨论到了这个命题的验证,即:信息传递的效率,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变量。
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腾讯公司是怎么去开展和组织工作的。
每天,在腾讯的企业微信上有30多万个“群”在讨论工作、进行信息传递。可以说,前线的“呼唤炮火”和后端的“缜密决策”,绝大部分都在这些“群”中交流完成。当我们的领导有一个想法或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也会快速地拉起下面同事在群里来讨论。当形成结论之后,相关负责同事,也会快速地拉群相关同学去快速执行;最后的完成结果也会通过“群”快速反馈。整个过程信息流通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自己就经常参与其中。在以群为主要单位的对话中,每一件事情的快速迭代、积小成多,造就出了许多优质的互联网服务。
这种敏捷高效的信息速度,我想可能是我们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一直保持生命力持续进步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这种以通讯为纽带,把成员连接起来快速组织的能力,我们叫它做“连接力”。
如果企业内人与人之间是协作关系的话,那企业对外的人与人呢?企业成员对外建立关系,其实是在为企业做着一种对外服务。企业与自己的客户是一种服务关系,每一个员工就是每一家企业对外的服务窗口。小龙与我们讨论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的基础理解时,就提出了“人即服务”的概念。小龙说过,企业微信如果只是定位为企业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在2019年12月,我们对外正式发布了“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人即服务”的功能。1个月后,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期间,这种互通能力帮助许多企业把自己线下的服务快速搬迁到线上来,可以主动找到并连接自己的客户,大大降低了自身受疫情的影响。
发展至今,企业微信已不单单是能连接起企业内每一个人,还能让企业连接外部,与自己的客户、甚至上下游合作伙伴连接起来。而这一种独特的连接能力,就如刚才陈老师在演讲中里提到的,一个新生的企业动力,应该能够触达终端。企业微信,就是一个让企业具备全方位触达终端能力的工具。
除了“人”这一基础元素外,企业微信还用“工作台”,把企业的大小“事情”承载起来。基于API的能力,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业务经营系统,通过服务商伙伴开发的小程序或者是H5应用的方式,集成到企业微信“工作台”上面。这又恰恰对应着陈春花老师AIRS增长模型中的集成。而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这些业务系统与我们“人”的连接场景结合起来时,我们发现,原来许多场景都可以被数字化重构。
例如,我们在与客户对话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个承载商品的货架小程序页面转发到聊天对话框中。又或者,在与同事讨论项目时,可以把一个记录项目进度的页面转发到“群”里。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2025-06-07
2025-04-01
2025-04-09
2024-10-30
2025-02-12
2025-06-25
2025-06-06
2025-05-08
2025-06-04
202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