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私域用户流失率高?转化率差?自嗨的私域流量池其实缺这个思维

免费试用
 
私域用户流失率高?转化率差?自嗨的私域流量池其实缺这个思维
发布日期:2025-03-06 22:33:36 浏览次数: 214 来源:坚石私域


在私域运营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强结果导向,主要关注目标和KPI,但其实私域中需要加入一些软性类内容或运营动作,让用户感知到我们不是单纯只在还没熟悉时就被强转化的功利目的,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的话,得来的只是短暂的转化成交,你会发现一个用户的复购迟迟上不去,每天都有客户删除你,且你需要不断的导流新流量,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一个招法可以解决所有企业在做私域中的问题,但有一个思维模式很重要,这个思维模式是用户思维,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东西太虚了,说不清道不明,可真的是说不清道不明吗?

我们坚石就尝试聊一聊这个话题。回顾去年服务众多客户的经历,有知名品牌,也有小众品牌,我们就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客户的运营团队工作可谓尽心尽力,然而转化率却不尽人意,人效也处于较低水平。经过对比多个项目的落地进度情况,我们发现有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做私域的基础,就是他们缺少了“用户视角”和“用户思维”。

什么是用户视角和用户思维?



用户视角:像朋友一样换位思考,它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分析,而是把自己“变成用户”。不妨问问自己:刷到这条促销广告时,你会觉得“超划算”还是“套路感满满”?


  • 报名活动要填10个信息,你会不会嫌麻烦直接关掉页面?


  • 拆开快递发现零件散乱,你会不会懵到想立刻找客服?


用户视角就是不断问自己这些问题,提前感知对方的情绪,像为好友操心一样避免让他们感到困惑、烦躁或失望。



用户思维:把用户当主角来设计规则。不是“我觉得这个功能很酷”,而是“用户需要它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你设计一款健身App:


  • 新手最怕动作做错受伤 → 加上真人纠错动画提示


  • 用户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设计打卡勋章激励体系


  • 收到反馈说课程太枯燥 → 立刻推出趣味音乐主题训练


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不是一次性设定,而是像照顾植物一样持续观察:用户用得顺不顺手?哪里长出了新需求?随时调整服务方式。



再举个例子:咖啡机的温度说明书的不同视角。


自我视角:在说明书第8页用专业术语写“94℃±2℃最佳萃取温度”


用户视角:考虑到新手对温度与咖啡关系的认知空白,在机器上贴上醒目标签 “第一次使用请看这里!”;在包装内附上快速指南卡,以图片对比展示 “太烫(苦涩)/ 太冷(发酸)/ 刚刚好(香醇)”;在机身按钮直接标注 “推荐模式”,扫码还能观看 30 秒教学视频。


用户思维延伸:三个月后收到反馈“步骤太多记不住”,立刻升级成一键智能模式,并给老用户免费寄送新操作贴纸 。



这样的服务,是不是更有温度?从这个例子,也能让我们联想到日常收快递、看说明书时的体验,看到这操盘手们是不是对于“真正替用户考虑”和“表面应付”的区别和重要性有了具象化的体感了呢?



这个在我们实际落地陪跑项目中,比如私域服务权益的设计,也是一个典型例子。通常私域侧的服务权益要修改七八个版本,才更贴合实际,这里的实际指的是贴合用户关心和想要的内容,是用户在购买产品后或者未购买产品时,依据用户的心理动向和诉求动机而设计的服务内容,这就是典型的用户思维下产出的私域内容弹药,而修改的过程,就是逐步贴合用户思维的过程,在去年的带教项目中,很多小伙伴觉得很痛苦,要改这么多遍,任何技能或者思维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的,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你通往更理解用户的来时路。希望各位私域操盘手把这句话装进心里。

缺少用户视角和用户思维,会导致什么问题?

顾问自嗨式内容:只顾着表达自己想说的,却忽略了用户是否感兴趣、是否能理解。比如,朋友圈文案全是硬广,用户看了毫无共鸣,甚至直接屏蔽。

运营复杂繁琐的活动规则:用户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参与,最终选择放弃。比如,活动规则写了几百字,用户根本没耐心看完。以活动海报引导的用户操作流程来说,用户被精心设计的海报吸引,觉得挺有意思,就点开海报进到活动页面,接着按照页面上的指引一步步往下走。但你可能想不到,这看似顺顺当当的流程,背后可能得有十几步操作。遗憾的是,不少运营人员由于缺乏用户思维,未能将活动的每一步清晰规划,导致用户在参与过程中,或迷失方向,或因流程复杂而兴致全无。如此一来,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实在可惜。


活动或话术缺乏互动和温度把用户当成冰冷的流量,而不是活生生的人,难以建立情感连接。比如,1V 多运营只会发广告,用户感受不到品牌的温度和关怀。



以上这些,是不是觉得在你的工作中,似曾相识?这只是表象,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共性解药可以试试“用户思维”。



那么如何培养用户视角和用户思维呢?浅浅聊一下方法。



深入用户调研:通过收集客户疑问、问卷调查、用户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痛点和行为习惯。比如,新用户最关心什么问题?老用户对哪些服务不满意?
换位思考:在策划任何活动或制作任何物料之前,先问问自己:如果我是用户,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这个活动对我有吸引力吗?如果你是操盘手,你可以带着团队每周“刻意练习”这是一个活动策划者需要具备的优秀能力。
从用户行为中发现问题:用户的行为数据是最真实的反馈。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和机会。


用户路径分析: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或参与活动时的行为路径,找到卡点和优化点。


A/B测试: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找到最优解。


用户分层运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属性,进行分层运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很多用户在某个页面流失率很高,可能是页面设计有问题,或者用户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信息。通过优化页面设计和内容,可以提升用户的留存率。



我们之前在服务项目中,将用户反馈的交互问题,颗粒度提炼的非常细,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是用户在告诉我们:我在这个点上有问题,你能不能帮帮我?

有了用户思维后,可以给咱们带来什么价值呢?
用户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像是为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用户内心的大门,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让我们从业务和管理两个层面来看看:
一、业务层面:它更懂我,所以我愿意在此花时间、花金钱、花精力
转化率自然提升:当我们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贴合需求的服务,用户就会感到满意,进而成为我们的忠实粉丝,不仅自己会持续购买,还会推荐给身边的人,帮助我们降低用户流失率。
优化产品/服务,更贴合客户所思所想所要: 用户的反馈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看清产品与服务的不足,从而不断优化迭代,让产品和服务更符合用户需求,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用户粘性自然提升: 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更容易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喜爱,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提升品牌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管理层面:达成用户共识、高效对齐目标


打破部门墙,协作更顺畅:用户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打破壁垒,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提升整体效率。


创新驱动,永葆活力: 用户思维鼓励我们不断倾听用户声音,关注用户需求变化,并以此为导向进行创新,推动企业持续改进,保持市场竞争力。


员工有干劲,企业有希望: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用户视角和思维是需要长期做刻意练习的,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形成的,所以大家不要着急。这个能力也是我们在私域陪跑项目中带教私域团队的服务内容之一。在去年的陪跑和咨询项目中,我们在用户思维与用户视角上也带教了很多,也给了一些方法,以下是项目中的实操方法之一,大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取用。


第一,当我们认知到了用户思维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要带着团队进行刻意练习。如果是团队负责人,每周一练,如果是执行人员,每日一练。怎么练呢?把自家的私域链路中,自己负责的板块中,产出的物料内容,比如海报图片、文案、视频等,看一看,看一下这些物料表达的内容是对谁说的?核心传递的意思是什么?假如你是用户,你看到后,第一感受是什么?不要刻意动脑,直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越多越好。然后再回到商家视角,看下在客户感受视角下记录的感受,哪些是影响整个物料传递的意思的,按照目标进行主次优先的排序,然后核心优化前三点;

第二,在自己负责的板块内容中,如果已经使用系统工具了,到系统工具中去拾取客户与我们交互中的行为碎片,比如用户查看某活动链接的停留时长、 比如用户在看到某个商城链接节点后的下一个动作,比如用户在我们给用户推送消息后,用户的反馈语言等,都能在这里看到用户的真实声音;


私域运营的核心是用户,只有真正站在用户的角度,用心去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打造出有温度、有价值的私域流量池。如果你也在为私域运营效果不佳而烦恼,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你是否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