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线索转化率、商机赢单率、CAC、LTV……CRM的6大关键指标,到底怎么算?

免费试用
 
线索转化率、商机赢单率、CAC、LTV……CRM的6大关键指标,到底怎么算?
发布日期:2025-11-04 16:48:49 浏览次数: 123 来源:ziko聊销售管理

零代码研究局——简道云旗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研究机构,专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高性价比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文中涉及到的所有系统都做成了模板,文末戳【阅读原文】自取即可!


我经常碰到一些老板,上了CRM之后满眼都是报表:销售额、客户数、拜访次数、新增线索、转化率……


数字铺了一桌子,看完还是摸不着头脑。


CRM花了钱,上了系统,团队填得勤,复盘的时候却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其实,CRM不是用来堆数字的,而是用来驱动决策的。


关键是抓住核心指标,能看出问题,能指导动作。


经过多年经验,我发现,只要盯住六个指标,就能清楚知道销售和市场到底在干什么、钱花得值不值、流程哪里卡壳。


这六个指标分别是:


  • 线索转化率、

  • 商机赢单率、

  • 平均销售周期、

  • 客户获取成本(CAC)、

  •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 客户留存率。


下面,我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讲讲这些指标怎么算、怎么用,顺带告诉你一些常踩的坑。


以下解读中所用到的CRM系统——

来自简道云平台提供基础免费模板,可直接下载使用:

https://s.fanruan.com/3fyxn


线索转化率:市场到销售的第一道关卡


先说线索转化率,这是从市场到销售的第一道关卡。


很多企业每天生成无数线索,但真正能变成商机的往往不到一半。


公式很简单:


线索转化率 = 成为商机的线索数 ÷ 总线索数 × 100%


表面上看简单,但要真正用得好,有些细节很容易被忽略。


我在用简道云做CRM时,习惯先给每条线索打上来源标签,比如广告、展会、邮件或者自然流量。


这样每周拉表的时候,就能看清哪个渠道转化高,哪个低。



低于平均水平的渠道,就需要去分析原因:


  • 是线索质量差,还是销售跟进不到位。

  • B2B行业经验值大概在10%到30%,低于10%,

  • 往往意味着线索本身不合格或者跟进滞后。


线索转化率最重要的价值,不是给市场背锅,而是反映市场和销售的配合程度。


如果市场产出很多线索,但销售跟得慢或者筛选不够,转化率就低,这比单纯看新增线索更有价值。



商机赢单率:真正决定营收的指标


第二个指标是商机赢单率。


我见过太多团队,商机多得惊人,成交却少得可怜。


赢单率低,不是销售不努力,而是流程不标准、客户画像不清或者资源分配不合理。


公式如下:


商机赢单率 = 成交商机数 ÷ 总商机数 × 100%



我通常会把商机分阶段管理:


  • 初步接触、方案沟通、报价谈判、签约。

  • 每周更新阶段状态,重点分析每个阶段流失率。


举个例子,你有100个商机,成交20个,表面上赢单率20%。


但如果发现“从初步接触到方案阶段”流失了40%,问题就不在产品,而在客户筛选机制或者跟进节奏上。


B2B SaaS平均赢单率在20%~30%,高客单价项目10%也算健康,但要稳。


赢单率低时,先不要怪销售加班不够,而是看流程是否合理,是不是谈错了人,或者谈得太久。



平均销售周期:时间就是成本


第三个指标是平均销售周期,这个指标直接反映团队效率,销售周期越长,成本越高。


我经常听销售抱怨客户犹豫,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在内部节奏不一致。


公式:


平均销售周期 = 所有成交商机总天数 ÷ 成交商机数量


在CRM里记录商机创建时间和签约时间,每周拉报表看趋势。


不同产品线和客户类型可以分开统计。


举个例子:


  • A产品平均销售周期15天,

  • B产品45天,

  • 但B产品平均单价是A产品的三倍,这种长周期是合理的。


关键是判断周期是否符合业务逻辑,而不是机械追短。


标准B2B产品销售周期通常在30~60天,高客单价项目在90~180天都算正常。


销售周期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团队流程是否可控。


如果周期长,先检查内部是否有阻碍:审批慢、沟通滞后、资源配置不到位,而不是把问题归到客户身上。



客户获取成本(CAC):

市场ROI的底层指标


很多老板喜欢谈ROI,但不算客户获取成本。


我见过不少团队广告投得猛,客户进得多,结果每个客户成本高得离谱。


CAC公式:


CAC = 市场与销售总成本 ÷ 新增客户数


简单来说,就是你花了多少钱,换来了多少客户。


我通常会把周期内所有获客成本都算上,包括广告费、销售差旅、人工成本。


再结合CRM里新增客户数,就能算出每个客户的平均成本。


然后再做渠道对比,就能知道哪些渠道最划算。


经验上,SaaS行业的CAC最好低于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的三分之一。


如果CAC算不清楚,所谓ROI报告都只是纸面数字。


通过简道云,我能把这些数据和LTV结合起来,判断哪些客户值得重点投入,哪些渠道需要优化。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看客户能不能养活公司


LTV是很多B2B企业容易忽略的指标,很多人只看首单,却没注意客户长期价值。


公式:


LTV = 平均客单价 × 复购次数 × 毛利率


  • 我在CRM里会记录客户的订单历史和续费情况,

  • 同时把客户分层:新客户、活跃客户、休眠客户、流失客户。

  • 定期算各层LTV,能指导投放策略和客户管理。


通过这个数字,就能判断客户是否值得长期投入。


经验上,如果LTV低于CAC,那就是赔钱获客;优秀企业通常要求LTV是CAC的三倍以上。


LTV不仅告诉你客户值不值钱,还能帮你判断资源投入优先级:哪些客户值得深耕,哪些客户不必花太多精力。




客户留存率:增长靠不靠老客户


最后一个指标是客户留存率。


很多公司只看拉新数字,看似增长,其实靠新客户拉的都是短期效果,真正能持续盈利的是老客户。


公式:


留存率 = 在某周期内仍活跃客户数 ÷ 周期初客户总数 × 100%


活跃要结合业务定义,比如登录、下单、沟通或续费。


我通常会定期画留存曲线,30天、90天、180天,看看客户流失在哪些阶段。


如果某月留存率突然下滑,就去CRM里找原因,可能是价格、服务、沟通时机等。


经验上,B2B SaaS留存率在80%以上算健康,低于70%,就说明客户成功体系跟不上。


  • 留存率高,增长有复利;

  • 留不住客户,再多新客户也只是数字游戏。



指标不是看完就完,要形成闭环


很多企业的问题不是不会算,而是算完没人跟进。


指标的价值在于闭环:看清问题、找出原因、调整动作。


  • 比如线索转化率掉了20%,先不要急着质问销售,

  • 而是看CRM里线索来源是不是变了,

  • 是不是市场活动调整了;

  • 再看各阶段流失率,找到关键节点;

  • 最后才去调整动作,而不是改报表颜色或者PPT。


CRM的核心不是记录数据,而是用数据驱动决策。


盯指标、算逻辑、找原因、改动作,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数据。



总结


上CRM之后,很多团队报表堆成山,却不知道该看什么。


真正有效的CRM,是抓住核心指标、算清逻辑、闭环复盘。


从这六个指标开始,只要数字清晰、趋势可控、结果可追,你就不只是在用CRM,而是在用数据赚钱。


CRM不是填表工具,而是推动决策的武器。


盯对指标,搞清楚流程和原因,业务问题比你想象的要清楚得多。


用像简道云这样的工具,把数据拉通、做闭环,效果会比单纯填表强太多。


——The End——

文中的CRM模板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体验!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