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企微云”公众号完成申请
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
我要投稿
这些情况在销售型企业还挺常见的:
• 销售天天说客户难搞,跟进没进展;
• 市场部门投了大量广告,结果转化率低得可怜;
• 客服抱怨客户问题太多,处理起来累死累活;
• 老板看着CRM系统里有10万条客户数据,问一句:“那为啥成交这么少?”
其实这些矛盾的背后,归根到底是客户没管理清楚、没人看得明白、也没人真正管得住。
客户不是静态名单,而是企业“人、钱、事”背后运营效率的放大镜。
• 不管理客户,企业就是闭着眼做生意;
• 管理不对客户,就等于方向搞反了。
这篇文章,我就来跟大家唠唠——怎么把客户管理这件事做成“对生意有用”的动作,而不是“看完就散会”的报表。
1
客户不是“看一眼名单”那么简单
它是个多维度的管理对象
很多老板或者业务主管,一提客户管理,就说一句话:“现在有多少客户?”
这就像你去相亲问:“你身高多少?”身高是数据,但不能代表适不适合。
客户也是,数量多不一定是好事,少也不一定是坏事,得看是谁、从哪来、有没有价值、愿不愿意买单。
所以你要记住,客户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事,不是单纯看“有几个”。
具体来说,常见的三个核心维度是:
• 销售看客户关系:谁在谈、谈到了哪一步、有没有决策权;
• 市场看客户来源:客户是从哪个渠道来的?哪些渠道质量高?哪些投入产出比低;
• 客服看客户满意度:客户用得爽不爽、投诉多不多、回头率高不高。
2
销售的视角:
客户不是名单,而是“关系+商机”的集合
咱们先说销售这个视角。
在销售眼里,客户不是什么“潜在用户”,而是“还没成交的机会”。比如你公司有500个客户线索,对销售来说,那就是500个可能的订单。
销售最关注的问题:
• 客户分级:A类重点客户、B类普通客户、C类意向较低客户;
• 商机阶段:是否已接触?是否有需求?是否进入报价或谈判?
• 客户画像:行业、职位、预算、采购流程、关键联系人;
• 沟通记录:上次聊了啥?客户关心什么?有没有反对意见?
销售看客户的核心观点:
“客户不在系统里,而是在心里。”
所以你别怪销售老说“客户我熟,你别动”,他们不是不配合系统,而是怕“关系丢了、机会跑了”。
3
市场的眼光:
客户不是流量,而是“转化路径”的终点
轮到市场部来看客户,他们的出发点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太关心客户是谁,他们更关心客户是怎么来的、值不值得继续投入。
市场最关注的问题:
• 客户来源渠道:来自官网?公众号?线下展会?付费广告?
• 获客成本(CAC):每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是多少?是否合理?
• 转化漏斗:从线索 → 潜客 → 商机 → 成交,每个环节流失了多少?
• ROI分析:某渠道带来的客户最终成交金额 / 投入成本 = 是否划算?
市场看客户的核心观点:
“客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高质量’地增长。”
所以市场常说“别乱花钱打广告”,他们不是不支持增长,而是从成本角度要稳住回报。
4
客服的视角:
客户不是订单,而是“满意度+忠诚度”的体现
再来看客服怎么理解客户。
客服最讨厌的事是什么?
客户买了东西不满意,投诉不断,售后一堆问题,客服疲于奔命。
客服最关心的问题:
• 客户满意度评分:每次服务后客户给几分?差评原因是什么?
• 重复购买率:老客户是否会回购?复购周期有多长?
• 退换货频率:是不是产品有问题?还是客户期望过高?
• 客户反馈收集:客户有哪些建议?产品需要改进吗?
客服看客户的核心观点:
“客户满意了,才会回头;客户回头了,才会有口碑。”
所以客服永远在说:“这个产品客户老说不好用”、“那个包装总被投诉破损”,
不是不讲道理,是他们离客户最近,最知道客户真实感受。
5
如何用CRM系统做好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到底怎么做?
说白了,核心不是“查客户有多少”,而是要搞清楚客户从哪来、能不能成交、值不值得维护、怎么提升粘性、怎么推动转化才是合理的。
下面我就用一套“6步法”实操流程,手把手教你怎么做客户管理,结合常见的CRM系统来落地执行,让你不仅能看、能查,更能用、能动。
第一步:建标签,把客户“切碎”
客户不是一堆“人”,而是多种角色的集合。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客户分门别类切干净,这是后面所有管理的基础。
分类方式建议:
• 按客户类型:企业客户 / 个人客户 / 渠道商 / 经销商
• 按行业分类:制造业 / 教育 / 医疗 / 政府 / 零售等
• 按生命周期:新客户 / 活跃客户 / 沉睡客户 / 流失客户
• 按价值等级:高净值客户 / 中端客户 / 潜力客户
在CRM系统中:
设置客户标签字段,支持多维度筛选和搜索;
还能做客户状态码(意向中、洽谈中、已签约、流失等)管理。
第二步:看结构,做出“客户来源+转化”图
客户结构不是“有多少客户”,而是“客户从哪来、转化了多少、价值几何”。
核心分析动作:
• 拉出每个客户的来源渠道、首次接触时间、最后跟进时间;
• 统计各渠道带来的客户数与成单数,绘制“客户来源转化漏斗图”。
在CRM系统中:
用【客户来源统计表】或【转化漏斗可视化】拉出原始数据;
也直接套可视化仪表盘模板。
第三步:连成交,算出“成交率+复购率”
客户光看数量没用,还得结合成交数据才能“看得透”。
核心指标:
• 成交率 = 已成交客户数 / 总客户数
• 复购率 = 曾经购买过的客户再次下单的比例
• 平均成交周期 = 从首次接触到成交的平均天数
分析目标:
• 高意向+低成交:加强跟进、优化方案
• 高成交+低复购:产品/服务体验需提升
• 成交周期过长:流程优化、缩短周期
在CRM系统中:
调取【客户成交记录】与【客户信息表】联表关联;
用公式自动计算各项指标。
第四步:分等级,做ABC客户管理
不是所有客户都值得花同样精力处理,要学会抓大放小,聚焦关键少数。
ABC分类怎么做?
按客户贡献度排序(销售额、利润、合作年限等维度)
累加百分比,分为:
• A类(前20%):重点维护、专人对接
• B类(中间30%):标准服务、定期跟进
• C类(后50%):清理为主、宽容管理
分类后能做什么?
• A类客户设置专属销售经理
• C类客户按季度评估是否保留
• 营销资源向A/B类倾斜,提高整体转化
在CRM系统中:
在系统设置不同客户等级的“跟进策略、服务优先级”。
第五步:查异常,找出“沉默王”和“失控点”
客户管理的重点是找出那些“躲在角落里浪费资源”的客户。
怎么查?
• 找“长期未跟进”的客户 → 销售视角
• 找“从未成交但频繁联系”的客户 → 市场视角
• 找“多次投诉、反复退换货”的客户 → 客服视角
• 找“跟进无进展、沟通无效”的客户 → 管理视角
建议动作:
• 单独建《客户异常清单》表
• 开客户例会时重点追踪
• 分配任务、设定跟进节点、推动转化
在CRM系统中:
设置【客户沉默预警】、【超期未跟进提醒】等功能
第六步:输出策略,推动决策和动作
客户管理完了,不出结论、不做动作,那就是“光看不练”。
你需要做的是:根据数据输出“客户管理建议”并推动执行落地。
输出建议模板:
• A类客户:制定专属服务计划,定期回访
• B类客户:标准化跟进流程,每月检查进度
• C类客户:三个月内未成交则标记为“流失”或“放弃”
在CRM系统中:
• 配合流程型CRM(如Zoho、Salesforce、闭环云)设审批流程;
• 建立“客户分析→动作计划→责任跟进”的闭环流程;
• 或者与OA系统集成客户分析报告自动审批&提醒。
客户不是静态资产,它每天都在变化。
客户管理也不该是销售一个部门的任务,它需要市场盯住来源、销售盯住关系、客服盯住体验,系统把数据“连起来”,你才能真正做到:
少丢客户、多成交、快转化
客户少一点,效率高一点,复购多一点
别让客户成了“看得见、管不了、留不住”的隐形损失,
从现在开始,用CRM做个聪明的“客户管理者”,才是真正的增长之道。
END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2025-08-19
2025-08-19
2025-04-17
2025-07-18
2025-09-15
2025-04-10
2025-07-18
2025-04-12
2025-02-20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