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一文讲清!销售管理分析到底该看哪些指标?怎么用?

免费试用
 
一文讲清!销售管理分析到底该看哪些指标?怎么用?
发布日期:2025-11-06 18:08:33 浏览次数: 109 来源:ziko聊销售管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很多老板问我:我看销售报表看了这么多年,到底该看什么?


  • 业绩?

  • 签单?

  • 线索?


感觉每次都在看数字,但看不出问题在哪。


这句话其实特别典型,不少企业的销售分析,确实陷在“看数据不看问题”的怪圈——


每天报表一堆,图表花里胡哨,但真正能指导管理决策的,没几条。


今天这篇,我们就来详细拆清楚:销售管理分析到底该看哪些指标,才能看得准、看得透、看得出问题。



我也做了一套销售管理的系统模板,用的简道云

可以直接套模板做数据报表,自取

https://s.fanruan.com/ek0g5



01



别急着看指标,先想清楚你要管什么


很多公司一提销售管理分析,就直接上来问“你能不能帮我出个销售看板?”


但真正的问题不是做什么图,而是你想通过分析解决什么问题。


一般来说,销售管理分析主要解决三类问题:


  • 结果问题:业绩好不好?目标完成了吗?——看清楚结果对不对,比如销售额、回款额、毛利率。

  • 过程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过程顺不顺?——找到结果的原因,比如线索质量、转化率、跟进次数、停留时长等。

  • 人和团队问题:销售干得咋样?效率高不高?——对人的分析,比如销售拜访量、跟进速度、转化率、业绩贡献度。


所以,在搞指标体系之前,先搞清楚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别什么都想看,结果反而啥都没看明白。



02



销售分析的4个核心维度


一个成熟的销售管理分析体系,通常会围绕四个维度展开:


  • 结果分析:业绩成了没?

  • 过程分析:客户怎么来的?怎么走的?

  • 团队分析:谁在发力?谁在拖后腿?

  • 客户分析:客户到底值不值钱?


下面我们逐个来拆。





1.结果分析:看成效的那些硬指标

结果分析是老板最爱看的部分,简单粗暴,但别只看销售额。几个关键指标:



销售额 / 回款额

销售额 = ∑(每笔订单金额)


最直观的结果指标,建议要细分看,比如按


  • 产品线

  • 区域

  • 客户类型分开


举个例子:华东区业绩上升了20%,但仔细看发现其实是靠一个大客户撑起来的,这时候你就得警觉。



目标完成率

目标完成率 = 实际完成额 ÷ 目标额 × 100%


这个指标最能反映执行力,差距太大说明分配或执行有问题。



毛利率 / 单均利润

毛利率 = (销售额 - 成本) ÷ 销售额 × 100%


很多销售拼命降价签单,表面漂亮,结果公司亏钱,所以一定要在销售额旁边,挂上毛利率一起看。



客户回款周期

回款周期 = 从签单日到实际回款日的平均天数


回款慢=现金流紧张,说明客户质量、合同条款或跟进节奏可能有问题。


小结一句:看结果不是看数字高低,而是看结构和趋势——


  • 谁贡献大

  • 哪个产品拉垮

  • 哪个区域效率高


这才是老板该看的重点。






2.过程分析:看“为什么成”的那些软指标

有时候销售额上不去,不是人不努力,而是过程出了问题。比如


  • 线索质量差

  • 跟进慢

  • 商机推进卡住


这里的关键指标建议关注这几个:



线索到客户的转化率

线索转化率 = 成交客户数 ÷ 有效线索数 × 100%


线索量有用吗?要看能不能转,线索多但转化低,说明线索质量差或跟进不到位。



平均跟进次数 / 平均响应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 = ∑(首次跟进时间 - 线索分配时间) ÷ 线索总数

平均跟进次数 = ∑(总跟进次数) ÷ 成交客户数


很多销售丢单,不是因为价格,而是慢,一条线索超过24小时没人联系,就基本凉了。


CRM系统能自动统计跟进时间、提醒滞后线索,这个非常实用。



商机阶段分布

推进率 = 当前阶段商机数 ÷ 总商机数 × 100%


  • 有多少客户停在“意向中”?

  • 有多少在“方案中”?


如果80%的客户都卡在报价阶段,那问题可能出在报价策略或谈判技巧上。



客户流转周期

客户流转周期 = 成交客户平均签单天数 - 初次接触天数


从线索到成交平均要多久? 如果周期太长,就要查:


  • 是不是流程太复杂?

  • 审批太慢?

  • 报价太久?



流失客户比率

客户流失率 = (期初客户数 - 期末客户数) ÷ 期初客户数 × 100%


别只看新增客户数,还要看老客户留存率,毕竟,老客户是最便宜的收入来源。


小结一句: 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找到堵点和短板。知道问题在哪儿,后面改动作才有方向。






3.团队分析:看人的执行力和效率

很多企业业绩差,并不是市场不行,而是团队状态不行。


有人冲得猛,有人混日子,靠感觉管人不行,得靠数据说话。


重点指标可以看这几组:



个人目标完成率

个人目标完成率 = 个人销售额 ÷ 个人目标额 × 100%


看每个销售的完成度,可以快速发现谁在拉团队平均值。


如果某销售连续3个月没达标,就该复盘他的客户池和跟进策略。



销售活动量

活动量 = 拜访次数 + 电话次数 + 报价次数 + 会议次数


包括拜访次数、电话量、会议量、报价次数,量上不去,质再好也难出业绩。



销售转化率

转化率 = 成交客户数 ÷ 商机数 × 100%


同样是拜访20个客户,有人签5单,有人签0单,转化率差距能暴露出销售技巧、产品理解、客户沟通等能力差距。



平均客单价

平均客单价 = 销售额 ÷ 订单数量


客单价高的销售,往往更懂挖需求、更懂谈判,CRM系统里拉一下报表,一眼就能看出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



团队人效(人均销售额、人均毛利)

人均销售额 = 总销售额 ÷ 销售人数

人均毛利 = 总毛利 ÷ 销售人数


这类指标适合看团队整体效率,同样10个人,有的团队一年干1000万,有的只干400万,差距在哪?分析这个就能找到。


小结一句: 团队分析的核心,是量化销售行为,识别高效模式,别一味压指标,而要用数据引导人干得更聪明。






4.客户分析:看客户结构和客户价值

很多企业的销售报表里,客户这一块最容易被忽略。 但其实客户结构是最能看出战略方向的。


重点看这些:



客户类型分布

新客户占比 = 新增客户数 ÷ 客户总数 × 100%

老客户占比 = 老客户复购数 ÷ 客户总数 × 100%


  • 如果老客户占比太低,说明复购做得不够; 

  • 如果新客户占比太高,说明销售模式偏猎人型,风险大。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LTV = 平均客单价 × 平均复购次数 × 客户平均合作年限


一位客户从首次下单到流失,能带来多少收益,这个指标能帮你识别高价值客户群,指导重点维护。



客户分层贡献度

前20%客户销售额 ÷ 总销售额 × 100%


通常20%的客户贡献80%的业绩,那你资源是不是投在这20%上? 


如果CRM系统能自动分层(A、B、C类客户),就更方便做策略。



客户流失预警

如果客户【近90天未下单 或 近60天未跟进】,则标记为“高风险客户”


有些客户不是突然走的,而是慢慢冷掉的。


比如3个月没下单、半年没跟进,这时候CRM可以自动预警。


小结一句: 客户分析决定了你企业的利润结构和风险结构,别光追签单,还要看客户是不是在变冷。




03



指标再多,也得落在行动上


分析的目的不是看报表,而是指导行动,我见过太多企业报表做得花里胡哨,但没人去看,更没人去改。


所以,一套好的销售分析体系,一定要做到:


  • 指标归因清晰——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 数据实时更新——不用靠Excel手工

  • 结果自动预警——别等到月底才发现掉单

  • 复盘机制闭环——每周、每月都要复盘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销售分析的价值,不在于你看了多少指标,而在于你能不能用这些指标改出结果。



04



落地建议:用CRM让分析自动跑起来


说实话,现在手工做销售分析已经不现实了。


你要拉客户名单、算转化率、做图表,至少得花半天,但如果你用一套能自动统计销售数据的CRM系统,这些分析都能自动生成。


比如我们自己在用的CRM系统,就能做到:


  • 自动统计每个销售的跟进量、转化率、业绩完成率;

  • 一键生成销售漏斗,看客户在哪个阶段卡住;

  • 自动预警长时间未跟进的客户;

  • 支持按时间、区域、产品、客户类型多维度分析。


这样一来,销售经理能实时掌握团队动态,不用再追着问“你这周跟进了多少客户”;


销售自己也能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及时调整策略。



总结一句话

销售管理分析,最怕两件事:


  • 一是光看数字,不看问题;

  • 二是光分析,不行动。


真正有用的销售分析,应该是让管理更清晰、让团队更高效、让业绩更稳健。


所以,下次当你打开销售报表,不妨先问自己一句:


“这张表能告诉我什么问题?我能做什么改进?”


如果能答上来,那说明你的销售分析,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


——The  End——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