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关注“企微云”公众号完成申请
扫码加专属顾问企业微信,我们将协助您进行线上体验!
我要投稿
最近企业微信推出了一项重磅功能:客户跟进。
图片来源:企业微信
从版本更新记录可以看到,企业微信可以把微信联系人自动同步到智能表格,然后管理客户的跟进记录和跟进状态,并实时统计业绩数据。
基本上已经具备了 CRM 最核心的能力。
图片来源:AppStore
有人会质疑,基于“智能表格”的 CRM 真的可用吗?
首先,小微企业对CRM 的要求并不高。
一位 CEO 就告诉我,他的公司用飞书的多维表格搭建了CRM 系统,用起来也很顺手。
其次,对于企业微信这样的产品来说,增加 CRM 功能绝对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肯定有长期的规划。
而且,对于 CRM 这样的产品来说,只要启动了第一步,后续的产品发展本质上就不是产品经理推动,而是客户需求在推动。
所以,我大胆推断,企业微信后续会持续迭代 CRM 相关功能,或者说,通过持续迭代“智能表格”的功能,来持续加强 CRM。
因此大概率,企业微信将成为中国客群规模最大的 CRM 产品。
企业微信推出 CRM 功能,是企业微信在当前战略下的必然选择。
作为 ToB大厂,要不就靠生态(合作伙伴)赚钱,要不就卖自己的产品赚钱。
但生态这条路投入很大,面临长期亏损,不符合腾讯“要马上盈利”的要求。
所以最近两年,企业微信越来越强调自己工具的定位,说白了就是等不及生态成熟,要直接下场赚钱。
而如果靠卖产品赚钱,那扩充产品线就是大厂必然的选择。
但是,ToB大厂也有自己的短板。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人力成本太高,这也是飞书亏损的核心原因。
因此,大厂扩张的核心逻辑其实就一点:高人效。
这个逻辑也决定了大厂基本会沿着以下 2 个方向扩张:
1)面向小微企业的标品:客单低,但是通用性强、销量大、轻交付。
比如像“多维表格”一类的无代码标品,可以覆盖的产品领域很广,杀伤力也很强。
企业微信通过智能表格延伸出 CRM 功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其次是面向大企业的低代码平台,交付很重,但是可以让合作伙伴去交付,自己就赚个平台费用。
钉钉的 PaaS就是这一类,虽然大部分收入都要分给合作伙伴,但是免去了自己交付的工作。
我个人认为,中国软件行业未来的基本格局就是:大厂做产品,小厂做服务。
大厂不会去做服务,因为人效太低。
小厂必须做服务,因为“脏活累活”才是小厂唯一的护城河。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2025-04-17
2025-07-18
2025-09-15
2025-04-12
2025-02-11
2025-04-03
2025-07-18
2025-02-22
2025-05-22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