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做销售,这样复盘,客户追着你签单!

免费试用
 
做销售,这样复盘,客户追着你签单!
发布日期:2025-07-28 18:46:29 浏览次数: 131 来源:莉莉讲销售

销售行业最残酷的真相是:大多数人靠运气吃饭,只有少数人靠能力赚钱。

普通销售在焦虑“客户为什么不签单”,而销冠在计算“下一步该优化哪个环节”。

普通销售和销冠真正的差距,往往不在于话术或资源,而在于是否用数据思维做决策。

今天分享3个自己之前使用的复盘模型,帮你把偶然的成交,变成必然的结果。

01 转化漏斗模型

销售其实是在做概率题,难就难在大部分的人输在不会算概率。

客户从初次接触到最后成交,会经历多个环节。

例如,初次接触、找到KP、需求确认、方案沟通、报价、谈判……每个环节都会流失一部分客户。

将销售过程列为:0%无意向、20%找到KP、40%意向客户、60%方案报价、80%合同流程、100%成交。

普通销售只盯着结果“为什么没签成”,而销冠会盯着漏斗问:“什么环节没做好,导致流失?”

如何用漏斗模型?

➠ 业绩进度差时:先抓核心,找离成交最近的客户。

比如手头没有即将签约的客户,就优先跟进已报价但未回复的,而不是盲目开发新客户。

➠ 目标拆解时:用历史数据反推需要多少客户量。

例如,若你想月签5单,而报价→成交的转化率是20%,那么你每月至少需要25个客户进入报价阶段,再倒推需要多少询盘、多少初次接触。

➠ 关键点:不要试图优化所有环节,只聚焦1-2个转化率最低的卡点。

比如,如果你发现“需求确认→方案沟通”的流失率高达70%,就要重点优化需求挖掘能力,而不是盲目练话术。

漏斗的终极价值是把模糊的“业绩压力”变成具体的“环节优化”,让你知道该往哪里用力。

02 客户价值四象限模型

销售最大的成本不是时间,而是精力的错配。

很多销售忙到凌晨,却业绩平平。

根本原因是把时间浪费在低价值客户上。

客户价值四象限模型:

横轴代表决策周期(快/慢);纵轴代表客单价(高/低)

客户被分为四类:

➠ 重点突破:高客单价+快速决策,这类客户是“香饽饽”,是业绩的“速效救心丸”。

➠ 需长期养:高客单价+慢速决策,这类客户需要循序渐进拿下,但需要控制跟进频率,避免过度投入。

➠ 批量处理:低客单价+快速决策,这类客户平时碰到的比较多,做好正常跟进,用标准化流程节省时间。

➠ 直接放弃:低客单价+慢速决策,这类客户“钱少事多”,若非战略需要,直接放弃,解放精力。

操作建议:

➠ 每周盘点意向客户,按照象限为意向客户分类,优先处理重点突破、需长期养的客户。

➠ 警惕“情感绑架”:不要因为某个客户聊得好就过度投入,数据比感觉更可靠。

四象限核心逻辑是不追求“做得越多越好”,而是“把有限资源投入最高回报的地方”。

03 投入产出比模型

销售最危险的错觉,就是认为“只要坚持就有结果”。

有些客户看似有意向,但跟了3个月,投入大量时间,最后却不了了之。

这种客户不是机会,而是陷阱。

所以,销售应该是“只要坚持做对的事情就有结果”

投入产出比模型即 ROI=(销售提成 - 维护成本) ÷ 跟进时间(天数)

ROI最终算出来:在这个客户身上花了多少时间,每天你的收益是多少,值越大说明投入越值得,值越小说明投入不值,果断降级或放弃。

如何使用:

➠ 针对每个客户计算ROI值,选出前三和后三;

➠ 前三是后续重点跟进的客户画像,后三是后续淘汰的客户画像。

ROI模型的好处:

➠ 倒逼优化流程,比如缩短跟进周期、降低送礼成本。

➠ 避免“沉没成本陷阱”:不要因为已经跟了很久,就舍不得放手。

销售是商业行为,不是情感游戏。用ROI过滤客户,才能保证你的时间始终用在刀刃上。

结束语

销冠和普通销售的区别,从来不是天赋或运气,而是能否用数据思维做决策。

✅ 漏斗模型:让目标可拆解,问题可定位

✅ 四象限模型:让精力可聚焦,资源不浪费

✅ ROI模型:让投入可衡量,止损有依据

定期用这3个模型复盘,你会发现自己对业绩的掌控力越来越强。

真正的销冠,从来不让结果交给运气。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