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做销售,学会给客户分类,收入能暴涨10倍!

免费试用
 
做销售,学会给客户分类,收入能暴涨10倍!
发布日期:2025-08-22 18:23:36 浏览次数: 116 来源:用脑销售

许多销售人员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业绩却始终不见显著提升?其实,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对客户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

学会给客户分类,能让销售人员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甚至暴涨10倍也并非遥不可及。
图片

一、为什么90%的销售都在“无效努力”?


很多销售每天忙着打电话、跑客户,月底业绩却总是垫底。

根源在于陷入了“平均用力”的陷阱:对所有客户都说同样的话术,用同样的跟进频率,把A类客户(高意向)和C类客户(低意向)混为一谈。

就像农民种地不区分良田和盐碱地,最终只能颗粒无收。

数据显示,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业绩

销售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分类找到这20%的“黄金客户”。

正如营销专家李成林在《用脑销售》中强调:“所有客户可以按照意向等级细分为A、B、C类。A类为近期购买,B类为中期购买,C类为长期购买,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近期购买的客户。


图片

二、三维分类法:从“盲目跟进”到“精准狙击”


  1. 按购买意向分:锁定“黄金客户”


  • A类客户(7天内成交)
    特征是主动咨询细节、对比竞品、询问价格优惠,甚至带家人朋友复访。应对策略:用“二选一法则”逼单,比如“您是想今天签约享受折扣,还是等下周活动结束后再办理?”同时准备好合同和收款码,抓住客户的“决策冲动期”。

  • B类客户(30天内成交)
    表现为对产品认可但有顾虑(如价格、售后、时机)。此时需用“价值塑造法”,比如“这款设备比同行节能30%,按您的使用量,半年就能回本”,同时每周发1次案例见证,用第三方口碑消除疑虑。

  • C类客户(长期跟进)
    仅了解基本信息,暂无明确需求。可每月发1次行业干货或节日祝福,保持弱连接。记住:80%的C类客户会在1年后转化,关键是让他在需要时第一个想到你。

  2. 按性格类型分:沟通“对症下药”


不同客户有不同的“沟通密码”,找对钥匙才能打开心门:

  • 理智型客户
    注重数据和逻辑,讨厌套路。应对:用图表展示产品参数,对比竞品优劣势,比如“您看这份检测报告,我们的故障率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2%”。

  • 情感型客户
    重视信任和感受,容易被故事打动。应对:分享老客户案例,比如“张总去年买了我们的服务后,团队效率提升了40%,上个月还介绍了3个朋友过来”。

  • 挑剔型客户
    习惯性质疑,喜欢挑刺。应对:先接纳不满,再用事实化解,比如“您说的价格问题确实值得关注,不过我们的质保期比同行多2年,算下来反而更划算”。

  • 沉默型客户
    寡言少语,内心自有判断。应对:用开放式问题引导,比如“您更看重产品的性能还是售后?”同时观察肢体语言,若客户频繁点头或翻看资料,及时抛出成交信号。

  3. 按需求场景分:方案“量身定制”

客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比如卖软件时:

  • 企业客户:关注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案要突出“降本增效”;


  • 个人客户:重视体验和性价比,话术要强调“操作简单、性价比高”。

    “真正顶尖的销售,会为每个客户建立档案,记录他的职位、需求、甚至家庭情况。下次沟通时一句‘您女儿的高考顺利吗?’就能瞬间拉近距离。”

图片

三、分类后的“黄金动作”:让客户主动“追着买”


  1. 建立客户档案:给客户“贴标签” 


用表格记录客户信息,标签包括:

  • 基础标签
    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公司规模;

  • 行为标签
    咨询时间、关注产品、异议点(如“担心价格”“纠结功能”);

  • 情感标签
    性格类型、兴趣爱好(如“喜欢足球”“关注育儿”)。
    比如客户说“最近在装修新房”,就在标签里备注“家装需求”,下次跟进时发一份《新房装修避坑指南》,客户会觉得你“比他更懂他”。

  2. 差异化跟进: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 A类客户
    每天跟进1次,用“稀缺性”逼单,比如“这款型号只剩最后2台,昨天有客户付了定金”;

  • B类客户
    每周跟进2次,用“价值传递”升温,比如发客户好评截图、产品使用视频;

  • C类客户
    每月跟进1次,用“轻打扰”保持存在感,比如节日祝福+行业资讯。
    记住:跟进不是“骚扰”,而是“提供价值”。当客户觉得你每次联系都能帮他解决问题,成交就是水到渠成。

  3. 动态调整分类:让客户“升级打怪”


客户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C类客户突然咨询价格,可升级为B类;

B类客户带同事来考察,立即升级为A类。

同时,对长期不转化的B类客户,可通过“优惠刺激”激活,比如“本月有老客户专享折扣,您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定下来?”


图片

四、实战案例:从“月入3千”到“月入3万”的蜕变

朋友小王是某建材公司的销售,刚入职时每月只能成交2单。后来他用“三维分类法”梳理客户:

  • 把“反复咨询瓷砖防滑性”的李姐标记为A类(家里有老人,防滑需求迫切),当天就带样品上门演示,现场成交;


  • 对“犹豫价格”的张总(B类),每周发1次“防滑瓷砖减少老人摔倒案例”,3周后张总主动下单;


  • 给C类客户每月发“装修风水小知识”,半年后有5人因“觉得他专业”而签单。


    3个月后,小王的业绩从垫底冲到销冠,收入直接翻了N倍。



图片

客户分类的本质,是“尊重客户的不同”


销售的最高境界,不是说服客户,而是“懂客户”。


通过分类,你会发现每个客户都有独特的需求和痛点,而你的任务就是用针对性的方案,帮他们解决问题。


当你把“客户分类”变成习惯,就会发现:原来成交可以如此简单,收入暴涨10倍不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从此刻开始,拿出你的客户名单,用“三维分类法”梳理一遍。

记住:你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你能赚多少钱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