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渠道的战争:如何有效管理渠道商机报备?

免费试用
 
渠道的战争:如何有效管理渠道商机报备?
发布日期:2025-10-14 17:08:49 浏览次数: 113 来源:商业伙伴

一、前言


渠道商机报备对于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并不陌生,它是渠道管理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报备政策的执行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经常遇到的问题如


  • 合作伙伴认为报备与不报备没有区别,甚至报备了还有损失
  • 业务政策、组织架构、人员、流程随时变化,导致报备系统的使用不能顺应这些调整
  • 执行力度、参与度不够

本篇旨在提供一种全面、有效的商机报备解决方案,以降低渠道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二、商机报备系统
必须结合公司整体业务战略

我们认为,商机报备制度的有效执行,不只是渠道部门自己的事情;甚至,其成功与否,并不主要取决于渠道部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内部领导和销售团队的理解、支持和落实,都非常关键。

实施报备系统的一个主要诉求,就是希望通过制度保障,来降低内部销售与渠道、渠道与渠道之间的潜在冲突。因此,公司业务边界要有明确划分。比较典型的,就是对市场和客户进行细分,对渠道业务所涉及的区域进行限定等,需要思考下面的问题:

  • 内部销售团队是如何细分客户的?按照行业、区域?这些政策决定了报备的商机在厂商内部最终的归属
  • 渠道部门是如何划分管理范围的?按照代理商所在地?代理商要绑定特定的渠道经理吗?
  • 对代理商有区域、行业、产品的限定吗?可以跨越区域、行业、产品线报备吗?
  • 是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允许渠道报备商机?包括各行业、各区域、Named Account(点名客户)等
  • 是不是所有的代理商都被允许报备商机?还是某些级别的才允许(例如总代、金牌、银牌、铜牌是否有区别)?对能报备商机的代理商,允许他们报备的项目数量(每个月、每个季度),有没有限制?
  • 代理商报备时要不要强制选定总代理(分销商)?一旦选定,可不可以修改?
  • 对能报备的项目大小有没有限制?例如金额在1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项目才允许报备,10万以下的不需要报备。
  • 是不是所有的产品形态都需要报备?例如硬件、软件、SaaS形态、服务、续购等,有没有区别对待?
  • 如果厂商有些销售线索,需要分发给合作伙伴一起跟踪,需要什么政策和流程?

三、报备审批流程和规则

如果希望尽量打消合作伙伴对商机报备的戒备心,特别是对客户和项目信息的保护,需要制定明确的内部批复流程。对渠道来讲,项目信息要确保私密性、流程又要透明化:

  • 公司内部、商机批复和管理的人员都是哪些角色?例如:助理,销售代表, 销售经理;渠道经理,渠道总监;总经理等等。这些角色哪些参与商机的批复?权限如何(编辑、只读、批复、拒绝、转发等)?
  • 合作伙伴报备商机之后,公司内部批复的流程分几个步骤?是不是首先由一个公立、客观的角色进行初审,再分配给相关的人员?
  • 报备上来的某一个特定商机,公司内部只允许哪些角色可以看到它?这是为了保护代理商的项目隐私
  • 商机在批复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的监督机制?特别是拒绝一个商机,是否必须有拒绝的理由?是否需要报请某一级别的经理备案?这样可以确保有纠纷时,内部有据可查
  • 批复的每一步都需要邮件通知合作伙伴吗?还有哪些角色,在哪一步的时候,需要收到邮件通知?邮件的模板如何确定?这是为了确保批复流程透明化
  • 如果渠道报备的商机,超过一定期限(例如3天)未被厂商处理,是否算作自动批复?还是通过系统自动转下一级审批?

四、商机跟踪机制

商机一旦被批复之后,需要一些机制,来推动项目的进展:

  • 一个商机的有效期多长?到期之后如何续期?
  • 一旦商机被批复之后,长期不见进展、没有更新状态,如何处理?
  • 是否要对商机进行项目周期的闭环管理?即从报备到结单的过程管理
  • 是否要与公司内部的CRM订单系统等对接?或者采用其他的方式?
  • 报备成功并结单的项目,是否有奖励(折扣或者返点)?

五、商机属性定义

对于商机的属性,需要明确定义:

  • 创建客户、联系人、商机记录时,哪些字段是必填项?哪些可以选填?
  • 商机的来源(例如由代理商自主开发、厂商分配的线索等)?
  • 关于产品型号和项目金额,是否允许手动填写?还是必须基于产品具体型号、单价、数量进行选择(例如下拉菜单),由系统自动计算?计算是基于列表价(ListPrice公开报价)还是实际净价(折扣后Net Price)?
  • 产品价单分几级?要具体到单品的SKU和对应的单价吗?
  • 如何定义商机的进展阶段,例如:75%=投标,90=中标,100%=下单,等等。

六、报备系统的管理

商机报备系统使用中涉及到的组织、角色、权限、流程等比较复杂,对系统管理员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 充分了解公司流程,熟悉内部销售和渠道管理制度
  • 了解组织结构和文化,有助于与关键部门建立联系
  • 卓越的沟通、动员和表达能力,以便推动报备政策的执行
  • 培训内部、外部使用者

七、总结

从业务的角度,针对任何一个特定商机,厂商与合作伙伴双方能提前规划、协作分工、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共同参与竞争,增加赢率,才能真正实现合作关系价值的最大化。项目报备和销售线索分发系统正是提供这样一种工具,增加商机透明度,加强进程互动与控制,实现业务的协同增效。

更重要的,从渠道管理实践的角度,项目报备“先到先得”的基本原则,以及报备商机成功结单后对合作伙伴的激励政策,都是信任关系和业务合作的基础

一旦管理中渠道冲突成为普遍问题,无论是厂商销售人员与合作伙伴间的冲突,还是合作伙伴相互之间的冲突,都会严重影响业务发展,甚至造成根本性的伤害:相互之间开始产生不信任,从而减少项目报备和线索分发;价格冲突导致利润急剧下降;合作伙伴甚至会将技术资源投入到竞争产品的销售。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