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如何进行销售复盘?

免费试用
 
如何进行销售复盘?
发布日期:2025-10-24 16:57:58 浏览次数: 134 来源:一方文库

销售复盘是优化策略、提升业绩的核心环节,需从“结果-过程-问题-优化”四个核心维度拆解,覆盖全流程细节。

一、结果复盘:用数据锚定差距(量化目标与实际)

先明确“卖得好不好”,避免主观判断,核心看数据对比:

1. 核心业绩指标对比


- 目标vs实际:销售额(完成率)、成交量(件数/客户数)、客单价(是否达标)、回款率(是否存在坏账)。


- 周期对比:同比(与去年同期比)、环比(与上月/上季度比)、同期对比(如本周vs上周),判断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


- 举例:目标月销100万,实际80万(完成率80%),客单价达标但成交量少15单——先锁定“成交量不足”为核心结果问题。


2. 客户维度结果


- 新增客户:目标新增50个,实际30个?新增客户的“质量”(是否为高意向客户,后续转化率多少)。


- 老客户复购:复购率(如30%目标,实际20%)、复购客单价(是否比新客户高)、老客户转介绍量(是否为0或低于预期)。

二、过程复盘:拆解“每一步如何做的”(追溯执行细节)

结果差的根源在过程,需按销售全流程拆解,避免“笼统归因”:

1. 获客环节:客户从哪来?质量如何?


- 渠道有效性:各获客渠道(如线下地推、线上社群、老客转介绍、广告投放)的“获客成本”“意向率”对比。


- 例:地推获客成本50元/个,10个里3个有意向;广告投放成本200元/个,10个里1个有意向——可判断“地推效率更高,广告需优化”。


- 获客动作细节:地推时是否明确“目标人群”(如卖母婴产品,是否只找宝妈,而非随机拦人)?线上发话术时,是否针对不同客户群(如新人/老客)用了不同钩子?

2. 跟进环节:客户为何没成交?

- 沟通细节:


- 首次沟通:是否精准问出客户需求(如“您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还是售后”)?还是只单向讲产品卖点?


- 跟进频率:客户未回复时,是“3天跟进1次”还是“天天发消息”(过度骚扰导致拉黑)?跟进内容是“催单”(如“考虑得怎么样”)还是“提供价值”(如“给您发个同类客户的使用案例”)?


- 客户反馈记录:是否记录客户的“拒绝理由”(如“价格太高”“暂时不需要”“担心效果”)?这些理由中,哪些是共性问题(如10个客户里6个说“价格高”)?

3. 成交/未成交环节:关键节点是否踩对?

- 成交客户:


- 成交关键动作:是“用了限时优惠”促成,还是“解决了客户的售后顾虑”(如“承诺7天无理由退换”)?成交周期多久(如3天快速成交vs15天长期跟进)?


- 未成交客户(重点!):


- 流失节点:是“首次沟通后就没下文”,还是“到付款环节放弃”?


- 流失原因深挖:“价格高”是真的贵,还是客户觉得“不值”(如未讲清产品的核心价值)?“暂时不需要”是真不需要,还是没找到客户的“隐性需求”(如客户说“暂时不买家电”,实际是担心安装麻烦)?

4. 售后环节:客户为何不复购/转介绍?

- 售后动作:成交后是否主动发“使用指南”?是否定期回访(如“使用1周后,有遇到问题吗”)?


- 客户反馈:是否收集到售后抱怨(如“售后响应慢”“产品有小瑕疵”)?这些抱怨是否及时解决?


- 复购/转介绍触发:是否主动提“老客优惠”“转介绍奖励”?还是等客户主动问?

三、问题复盘:从“现象”到“根源”,避免表面归因

1. 区分“表面问题”和“根源问题”


- 表面问题:“成交量少”“客户说价格高”。


- 根源问题:


- 成交量少→根源是“获客渠道里低意向客户太多”(而非“客户难搞”);


- 客户说“价格高”→根源是“未向客户传递产品的差异化价值”(而非“公司定价太高”)。


2. 归因原则:先找“可控因素”,再找“不可控因素”


- 可控因素:自己的沟通话术、跟进频率、获客渠道选择(这些能改);


- 不可控因素:行业淡季、竞品突然降价(这些需向上反馈或调整策略,而非自责)。


- 例:“本月销售额低”,先看“自己是否漏跟进了10个高意向客户”(可控),再看“是否遇到行业月底淡季”(不可控)。

四、优化复盘:落地“可执行的动作”,而非“空泛计划”

复盘的核心是“下次做得更好”,所以优化方案必须具体、可量化、有时间节点:

1. 针对“获客环节”优化


- 例:若“广告获客成本高、意向率低”→优化动作:“下周测试2个新的广告素材(突出客户案例而非产品参数),3天后对比意向率,若仍低于10%则暂停该渠道”。


2. 针对“跟进环节”优化


- 例:若“客户说价格高的占比60%”→优化动作:“整理3个‘高价格客户成交案例’(如‘某客户一开始觉得贵,用后节省了XX成本’),下次沟通时主动讲,1周后统计‘价格异议’客户的成交率是否提升”。


3. 针对“售后环节”优化


- 例:若“复购率低,客户反馈‘售后没人管’”→优化动作:“成交后24小时内发‘使用指南+售后对接人微信’,成交后7天做1次电话回访,记录客户问题并2小时内响应,本月底看复购率是否从20%提升到25%”。


4. 针对“个人能力”优化


- 例:若“首次沟通时不会问需求”→优化动作:“本周学习3个‘需求挖掘话术’(如‘您之前用类似产品时,觉得哪点不方便’),下周跟5个新客户实战,让同事旁听并提建议”。

五、复盘工具:让细节可追溯(避免“凭记忆复盘”)

1. 销售日志/CRM系统:

记录每客户的“跟进时间、沟通内容、客户反馈、下一步计划”(如“3月10日,客户说‘担心效果’,已发案例,3月13日跟进”)。


2. 数据表格:

按“渠道、客户类型、成交阶段”整理数据(如“地推渠道获客30个,意向10个,成交3个;社群渠道获客20个,意向8个,成交4个”)。


3. 复盘模板:

每次复盘填固定模板,避免遗漏维度(如下):



通过以上框架,既能全面覆盖“结果-过程-问题-优化”,又能聚焦细节(如某句话术、某个渠道的1个数据),避免复盘流于形式,真正实现“每复盘一次,能力提升一次”。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