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能生会养 稳健成长:B2B企业如何做好销售线索的获取和培育(上)

免费试用
 
能生会养 稳健成长:B2B企业如何做好销售线索的获取和培育(上)
发布日期:2025-08-28 13:38:59 浏览次数: 127 来源:中卓华誉

B2B

销售线索获取指南

精细化运营 高质量发展

B2B的销售线索获取和培育是营销的核心命题,为了将这个命题讲透,我们分为上下两篇内容来完整呈现。上篇主要讲述销售线索的获取与销售转化的提升,下篇主要讲述线索培育的要素。



B2B营销是企业为企业/组织提供长期解决方案或服务的商业模式,相较于B2C,B2B的客户数量相对有限且客单价较高,购买的决策链复杂、项目周期长、变数大。B2B营销,要通过长期“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影响,与受众建立价值认同和信任感,同时,要影响到整条决策链路上的所有的重要相关者。

企业达成销售业绩的前提,是要有销售线索,在线索中发现潜在客户,然后再通过客户购买旅程的不断推进和培育,将潜在客户转化为最终客户。调查表明,在与供应商的销售人员洽谈之前,采购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数字渠道),对供应商品牌和产品做了大量研究。客户与供应商销售洽谈的时间, 在整个采购旅程时间中,只占到17%。这也说明,销售接触客户之前,marketing对于线索客户的影响和培育十分重要。


这就好比生养孩子,不仅要优生多生,还要培养教育得当,方能成就栋梁之才。线索的挖掘生成(lead generation)很重要,是销售业务的起点; 基于完善流程和管理体系以及营销技术的线索培育(lead nurturing) ,则更为关键,它能提高线索质量和商机转化率,提升营销投入产出比,为企业带来稳健持续的收入增长。

01

客户购买旅程与销售线索生命周期

基于B2B企业的业务场景,其客户旅程包括意识(了解品牌和产品)、考虑(价值认可)、洽谈与决定购买、签约与交付、续约、复购/增购/转介绍、退出这七个阶段。客户购买旅程指的是前四个阶段,即从意识到签约的过程。

销售线索 (lead),是成为销售机会之前的初级线索,也是潜在商机转化为业绩的源头。在大部分B2B企业中,lead特指来自marketing 的销售线索。销售线索的生命周期,覆盖了整个客户购买旅程。线索的生命周期包含五个阶段:

Lead: 即销售线索,位于生命周期的最前端,一般由内容营销、市场活动、广告营销、展览会议等多种方式转化流量,得到联系人的姓名、手机号、邮箱、公司名称等。获取线索(Lead)是B2B获客的第一步,作为销售过程的开始,其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对企业的销售业绩起到决定性影响。此时的线索多处于了解品牌和产品阶段,也就是客户购买旅程的意识阶段,距离客户最终成交产生订单还很遥远。因为lead信息由潜在客户自主填写,内容真实性、需求匹配度、意向确定性需要进一步联系核实,线索还远远不是潜在客户。潜在客户是一个符合目标客户画像的企业数据。要在线索中辨认出潜在客户,将潜在客户转化为商机,尚需marketing部门后续的持续培育。


MQL营销合格线索(Marketing Qualified Lead), 即在被marketing的通路触达后,表现出对产品或服务感兴趣的线索,被marketing团队评估认可,值得销售跟进。Lead获取之后,SDR需要明确这些线索里的需求,找出当前就能应用到产品并有预算的线索,生成MQL。

SDR(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 ), 通常是Marketing部门辖下的线索培育运营岗位,少数B2B企业把SDR团队放在销售部门。


SDR团队在此阶段,通常会用网络沟通工具(电话已经很少用了),确认lead的行为信息,挖掘其真实动机,并通过天眼查、企查查、官网等,补充lead所在公司的基本信息,向lead发送企业最新案例、产品使用场景、近期重要新闻等资料。在对lead质量高低打分后,筛选出切合目标客户画像并展现出足够兴趣、值得销售跟进的lead,将其分配给销售团队。SDR对lead所属企业的业务和自身产品功能/价值的理解越深入,lead到MQL的转化率就越高。前期把关并传达了产品或解决方案的理念、尤其是业务价值,更有助于潜在客户顺利地通过整个销售流程并最终签单。


这一阶段的线索管理,重在明确用户画像,制定从lead转化为MQL的标准,来决定继续留在marketing孵化培育还是转给销售跟进。目前用得最普遍的MQL衡量标准是BANT模型,即预算Budget、权限Authority、需求Need和时间线Timeline。它是一种潜在客户的资格确认模型。如果用BANT模型打出的分值表明是潜在客户值得被销售跟进,lead就变成MQL,到了购买旅程的“考虑”阶段,将分配给销售。


SQL:销售合格线索(Sales Qualified Lead)。当MQL被分配给销售跟进之后,一旦销售人员跟进了MQL,并发现它们是高质量的,MQL就变成了 SQL。跟MQL相比,SQL更具备成单的可能性。


OPP:商机(Opportunity的缩写)。销售会和商机客户进行洽谈。高阶的OPP可以达到“决定购买”这个旅程阶段。


Customer:即客户。此时线索所在的企业/机构已经与供应商签约,开始采用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


02

销售线索的获取

获得销售线索的营销方式,总体来说有三大类,即推播式营销(Out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营销(Inbound Marketing)和ABM(Account-Based Marketing)。

1.   推播式营销(Outbound Marketing)企业通过广告、展位、邮件、电话、地推等方式,主动将产品的用途、特征、优势等内容,面向大量人群,做大面积的单向分发,在人群中寻找潜在客户。此种营销方式有很大的随机性,取决于客户在看到产品内容的当下是否有需求或感兴趣,更加适用于单价低、决策快的C端产品。客单价低、客户数量很大的B端产品,也有采用这种营销方式。

推播式营销的优势是曝光量高、覆盖面广,能够快速建立产品或品牌的知名度。其“曝光效应”让客户购买产品时脑海中即刻涌现出常看到/听到的广告和品牌。劣势是成本高,取消资金投入后,推广效果也会很快消失。另外,这也是一种相对粗暴的营销方式,无论受众愿意接受、感兴趣与否,它都会执拗的主动触达,给人造成不少困扰。如手机APP开屏广告、弹出窗口、机器人电话推销等等。很多人会通过购买会员、垃圾邮件过滤、电话屏蔽、黑名单等方式主动屏蔽这些推播式广告。

2.   集客式营销(Inbound Marketing)。与推播式营销相对的是集客式营销。它通过发布在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络平台上的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并帮助潜在客户主动找到企业,并在客户旅程的每个阶段精准地提供个性化的优质内容,深化价值。集客式营销在提供内容时会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兴趣、体验。内容制作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白皮书、行业报告、博客文章、微信推文、演示视频、电子邮件、研究报告、解决方案、客户案例、图表图片、直播演讲等等。集客式营销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内容要能够方便地被用户找到。企业可以通过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布局优化、友情链接等方式,产生持续的内容沉淀和渗透。内容营销、SEM、线上线下活动引流等,都是集客式营销的具体呈现。

集客式营销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特别大的前期资金投入、投入产出比高。难点在于优质内容创作比较困难,要求营销从业人员对行业、客户需求以及企业产品有深度的理解,并具备相当的内容策划和内容创作能力。

3.   目标客户营销(Account-based Marketing,ABM)。ABM一种高度聚焦的营销策略。它要求销售和marketing团队通力协作,将有限资源集中在最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客户身上。企业根据理想客户的特征确定精准的目标客户,通过个性化的营销方式触达目标客户,推进客户购买旅程,达到获客成单。其方法要旨可以比喻为:用鱼叉来叉鱼,而不是撒网捕鱼。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三种类型的ABM:一对一(One-to-one)ABM、一对几(One-to-few) ABM和一对多(One-to-many)ABM。

一对一ABM,是指大客户高级销售与公司marketing在内的其他团队全面合作,为某一个重点大客户创建高度定制的营销计划;一对几ABM,marketing与特定的销售团队合作,重点关注具有类似业务需求的客户集群。这种方法通常将处于同一行业的具有类似业务需求的5-15个客户组合在一起;一对多ABM则强调大规模的个性化。Marketing部门与销售人员一起定义优先级客户列表,利用营销技术与这些客户中的联系人进行互动、开展个性化营销,并追踪结果。这种方法通常是营销运营数百个甚至更多目标客户。

理想情况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ABM的使用会与现有客户/潜在客户的不同类型、层级的增长潜力、销售运营能力保持协同。无论企业采用哪种类型的ABM营销策略,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可触达的联系人上。由于B2B企业复杂的购买流程,涉及多人和多部门的决策,这就需要企业在实施ABM策略时,能够通过多渠道触达更多的采购相关人。

ABM与集客式营销的区别在于:

集客式营销通过内容在全渠道吸引感兴趣的客户,是范围相对大的营销,不会提前确定目标客户,而ABM是提前确定精准的目标客户,然后通过需求收集和识别,逐步收紧营销漏斗。对于企业来说,集客式营销和ABM并不是要做二选一,而是要用两者的合力发挥出最大的协同效能。集客式营销可以作为前端获客的基础,吸引大量不同类型的客户进入线索池,然后应用ABM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特别是目标客户和高价值客户,采用不同的推进策略,提升转化成单效率。

线索获取只是企业营收增长的第一步,后续线索的培育和管理同样重要,对于时下经济环境中亟需降本增效的B2B企业来说,甚至更为重要。

03

建立流程,分工协作,提升转化率

从调查统计来看,大多数B2B企业,线索到商机(Lead to OPP)的转化率不到15%,成单转化率(Lead to Order) 一般不足2%。


流量获取成本日增, 但marketing 通过付费流量生成的初期线索多而杂,普遍存在信息缺失或虚假、对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低、需求意向不明确等质量问题。B2B业务决策链复杂、决策周期长,需要足够的时间建立信任,如果不能对线索进行持续触达和孵化,就会造成线索的大量浪费。同时,销售精力有限,不能及时跟进导致线索失效等问题也非常普遍。传统B2B企业中,marketing主要负责引流、获取销售线索,再把线索分配给相应销售,由他们来负责跟踪跟进。但事实上,只有约1/4的销售线索被销售联系过,他们只选择那些信息全面、需求清晰的去联系,而平均的回应时间是3天。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销售线索没有被销售跟进,而且反馈非常慢,致使大量线索客户转头到竞争对手怀抱。


要改变上述状况,B2B企业就要强化内部专业分工,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总体来说,让marketing 负责线索的获取(lead generation)和培育(lead nurturing),让销售专注于商机(opportunity)推进和关单(closing)。举例来说,拿到销售线索后,marketing部门先进行数据清洗,信息全面的,可由marketing 团队的tele-marketer 或SDR先行联系核实。有明确需求意向及预算的转交给销售跟进,对产品/品牌要继续加深了解、目前没有需求、尚处于观望期的线索,都由marketing来管理,让其通过技术赋能的数字化营销手段,进行培育孵化,待到线索成熟时再转交销售。信息不全的,由marketing团队通过已有联系方式,持续运营以完善客户信息。


客户购买旅程的每个环节,虽然有时序关系,并不是单向推进的。可能在商机洽谈过程中停止前进,也可能在签订合同环节,因某个要素无法达成而放弃,从头开始选择品牌/产品。简言之,整个客户购买旅程会半途夭折。线索的生命周期,对应了整个客户购买旅程。旅程半途夭折、线索就地断裂,转化率自然就低。企业必须要关注好旅程中每一个节点内的客户行为反馈,对客户购买旅程不同阶段来做精细化运营,充分提高线索的转化效率。在精细化运营的过程中,培育线索过程需要SDR团队、社群运营和marketing部门的共同协作;在整个推荐成交的过程中,需要售前、销售、实施和客户成功部门的共同协作

营销往往是为1%的可能,付出100%的努



WeSCRM专注2B场景的SCRM系统

产品:企微SCRM系统+微信机器人+私域陪跑服务

承诺:产品免费试用七天,验证效果再签署服务协议。零风险落地企微SCRM,已交付6000+ 2B企业

 
扫码咨询